瑜伽八支分法与安心之道 牟木发表于《瑜伽》201708

2024-05-21 01:57: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瑜伽八支分法与安心之道 牟木发表于《瑜伽》201708《瑜伽经》开篇说:“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薄伽梵歌》说:“什么是瑜伽?平静的履行你的职责,对成败不执著。这种平和,就是瑜伽。”这也是明一禅师常说的“行无为法”的精神:“只问耕耘博鱼体育平台,不问收获”;“安住在折腾中”。瑜伽的目的,就是安心。

  我常和瑜伽馆的伙伴们分享:我们为美而来。瑜伽确实可以美容减肥,然而美容减肥还是瑜伽的副产品,瑜伽更重要的作用是静心。心调柔了,气血就会相对平和,身体自然会柔软顺畅,皮肤自然会由内而外得亮起来。如果保持对瑜伽的正知见坚持修习,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收获,更是心的平静喜悦。

  瑜伽圣哲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强调:瑜伽是身体力行的哲学。瑜伽八支分法就是实现瑜伽的八个步骤。通过这十几年层层深入地修习瑜伽,从身体出发,慢慢进入内心;以内心为根本,渐渐影响瑜伽与生活的处境,慢慢让身心同步运作起来,我对瑜伽八支分法不是停留在起初只是看文字的知识层面上,而是有更深一层的体验与领悟。经典确实需要在实修的基础上阅读,才能得以更深的契合。

  瑜伽八分支法中,第一:制戒,就是一些道德规范,这是普世的规矩,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为瑜伽基于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科学的自然规律。所谓因果报应,不是什么神仙妖怪来给你报应,是我们自己意识行为的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二:遵行,也称内制,就是对自己行为的管理,比如你吃饱了还想吃,就告诉自己“其实我已经饱了”;看见漂亮衣服还想买,就告诉自己“其实我已经够多了。”《瑜伽经》中提到的“知足,才得幸福。”只有知道满足,才可能有时间修心,不然我们的心会被不停得牵着走。

  第三:坐法,因为《瑜伽经》是王瑜伽的经典,王瑜伽强调冥想之道是瑜伽的王道,通过冥想消融二元对立得看待,而从苦中解脱,因为一切的苦都来自于分别见。所以第三支坐法主要讲了冥想(打坐)的方法。

  第四:调息,是对呼吸的专注和呼吸法的训练,帮助我们疏通气脉,为进入冥想的状态做准备。所以呼吸法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工具。深入地练习呼吸法,一定要跟随有深入经验的老师,才可带领我们以术入道。

  第五:制感,这一步开始更加向内,提起觉知与观照,所以大家会问:“为什么我打坐总是胡思乱想,静不下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在打坐时静不下来,是日常我们的心就是这样的散乱,但平常我们的觉照太粗,而打坐时行为静下来,开始观照自己的念头,看见了心猿意马的状态和情绪的起伏,控制住感官,即“制感”。

  第六、七、八支,是专注、冥想、三摩地。“专注”和“冥想”就是运用一些办法,比如观息法,数息法等,让心专注回当下。瑜伽大师艾扬格先生这么解释“专注”与“冥想”的不同:“专注是对一个点的关注,冥想是对整个面的关注。“在佛教,道教,瑜伽里,都有不同的打坐方法,各门派的方法都以强身健体为基础,修身养性为深入,在究竟目的上有所差别。而瑜伽的目标是达到“三摩地”之解脱境界。

  三摩地,即解脱。至于“三摩地”到底是块儿什么地呢?不要把它神秘化。如果我们通过修行,每一天都在减少烦恼和迷惑,减少对人与事二元的看待,不被情绪念头牵着走,而是能做心的主人,每一天都会体会到片刻的三摩地。人生不过迷与觉,日复一日得修行,就是转迷为觉。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讲“都摄六根,静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是安心。瑜伽八支分法就是安心之道。三摩地不是一个结果,同样在过程中,在每一天,在每一件事上的修行中见功夫。

  瑜伽八支分法是整个生命自我实现的方,从身体,到心灵,再到生命本质的与追溯。而当瑜伽的程度越来越细微,当然,人外在的表现是能看得出变化的,越来越自在,自然,做事情也越来越专注,效率也高了。越来越懂得热爱,人不会越来越无能,而会越来越无为,无为而治,心得自在。

  生命是条无止尽的修习之路,我们每个阶段都在超越自己,不是别人。这种超越,会得到生命归零的信心与喜悦,会想去分享,去爱。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