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这本书让我清醒了简直神奇
这本书让我清醒了简直神奇今天,终于要为这本我多年来看过的最为撞击心灵并能推动我走向知行合一的一本书写一个总结。拖了很久,下笔很难,好像有点丧失了通过文字所感所思淋漓尽致表达的能力,因为不专心而无法顺畅进入心流状态,这大概是我的中年危机,磕磕绊绊,让我写的有点不舒服。
这是一本不断向内探寻,寻找真正自我,解密心灵的一本书。也是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是一个心灵主义者。早在十几年前,我遭受了人生的重大坎坷,仅仅是因为我想追求一种我不知道的东西,所谓精神满足,而不满足于现状,用本能提出的反抗,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颠覆了我的生活。但多年来,我一直不知道“精神”是什么,在哪里。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精神是内心真实的声音,是不被大脑、理性、规则牵绊的那个声音,这本书,在带着我们找到那个被淹没的、快要看不见的自己。
全书分为五个章节,从告诉我们如何觉醒开始,作者用清晰、明确、不免有些玄幻的语言告诉我们能量是什么,怎样体验能量的感觉,当我们能量阻塞时如何自我解救、超越,最终达到人生的平衡状态。人生的落脚点最后归于“中道”。没错博鱼体育app下载,就是《道德经》所说的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中国最古老智慧的传承,深为感动。
很多人可能不会意识到,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来源是因为“头脑里充斥了太多的声音”,这些声音来源于聚集在你周围的烦恼、纠结、恐惧和困惑,因为内心不平静,而重塑出一个你眼中的外部世界。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个事件,不同的人看到它的反应和感受可能完全不同。而如果我们想突破、改变和成长,不是阻止它,不是改变它,而是倾听它!没错,倾听,把你和你的头脑分开来,让自己处于一个“见证者意识”的位置来看到它、见证它。当你能够远离你头脑里混杂的、由自动驾驶模式带来的声音后,你就不会被它带偏和控制;
简单来说,假如你遇到了一个问题,不是问“我该怎么办?”或被这后面一系列的问题带偏,因为当你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意味着确实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存在。而是问“我心中的哪一部分在因为这件事而烦恼”,这样的自我提问,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烦恼,而看到,就意味着你与烦恼并非一体。你变为了你的“见证者”。所以,当我们感到焦虑、恐惧、内心不平静时,内观,如是,即可;
你是你的观察者,你是你的见证者,当你能够跳出自己来看到所有情绪、意识、感受,你便能够主宰它并不会失控。我们要做的是,成为自己所有经历的有意识的体验者。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就是这个意思。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体会过能量的感觉,从前我对“能量”这个词是毫无概念的,但自从我跟着渡渡鸟老师学习,体会到在她身边就会有庄子所说的“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的感觉,体会了通过语言交流的“鸟窝”会感到振奋,从此我知道了能量这个词,并知道了它会流动。
没错,迈克尔·辛格在这本书里用更清晰的语言描述了能量,它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不来自于食物,不来自于睡眠,大概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生命力”吧,是的,与生俱来。但为什么有些人没感受到呢?因为我们封闭了它。心灵是一个能量中心,它能打开或关闭,能量无法流动时,人会陷入黑暗,而我们所说的修行、瑜伽、冥想都是为了让这种能量自然通过,心灵打开、让它通过,人则充满活力。
有时候我们看世界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事件的形式不会直接进入我们心灵,而是被头脑加工成可以被接受和体验的能量模式进入心灵,所以,人的眼睛并非观察世界的真正窗口,只是摄像机,它把一个客观现象传递给我们,由心灵来解读。这就是认知心理学ABC模型的基础原理。A代表发生的事件,B代表你对事件的信念,C代表结果。也就是,有同样的事件A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C,是因为B天差地别的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都是面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妈妈们的反应态度完全不同,这是因为认知和理念不同。
所以,影响我们能量的不是事件A,而是认知B。如何调整自己去实现能量慢慢的状态?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保持开放,让它通过。你只是你心灵的体验者,所有事件都是一种偶然性,它不该决定能量流这么重要的事,所以,让自己的心保持开放。只要你不关闭它,它就会一直开放,让自己保持在居中的状态,开放的心灵可以让一切通过,能量自然满溢。
变化是生命的本质,而变化既可能给人带来成长,也可能给人带来恐惧。很多人因为恐惧变化而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可预测、可控制、可定义的世界,但由此,世界会变得充满威胁,生活成为一种对抗。更由此,内心变得混乱,而用混乱的内在问题去定义了外部经验的全部范畴,这就是生活的一团糟。试图保护自己不受问题的困扰会带来更多问题,所以我们依然要保持开放。
作者用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来说明——拔掉你心中的刺。这是一个让我震撼的案例,因我我就是这样的,而当我认清这个现实后,迅速拔掉了它,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甚至可以说是一瞬间的事,就是这么简单。故事是这样的:假如你手臂上有一根刺,碰到它就会痛,翻身、睡觉、散步都可能会碰到它,会痛,会让你不敢去做这些事,限制你的行动。接着你会很多选择,一种是加装保护装置,以使得外界不会碰到它,但带来的问题是,因为装置的笨重你可能不能运动,不能去户外,会关注有没有更好的保护装置,会时刻监督它有没有被碰到……你的生活围绕着这根刺展开了。而另一种选择是,拔掉它。对,我们要做的就是拔掉它。
我们一生会带着许多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一生都要勇于保护自己不受问题困扰,那这就是问题本身,孤独是刺,原生家庭是刺,过往经历所遭受的痛苦也是刺,是不是要用余生都在为刺买单?这是一种选择,没有迫不得已。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量去拔掉刺。
超越的第一步是破除藩篱。你越是具有见证者的意识,就越可能认识到你既然完全独立于你所见的事物之外,就一定有办法挣脱心灵对你觉知的神奇掌控。
这里作者又讲了一个故事特别形象:设想你建造了一个房子,完完全全按照你的需求、审美来建造,保证了你全部的舒适度、安全感和生活所需,外部世界充满动荡、不安、风雨、而房子里是安全无虞的,所以慢慢的你就不会再到户外,而只在房子里生活,慢慢的房屋的门窗都不再需要把它们封上,你只需要依赖房间内的灯光来生活。忽然有一天,房子里的能源耗尽,没有电力支撑,所以你开始依赖蜡烛,微弱的、艰难的光明,慢慢的你已经忘了外面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你在书上看到了对自然光的描述,天然的明亮,你困惑、惊异、不能理解,但它触及了你的内心深处。这个房子,就是我们内心的藩篱。
你内心的房子,是用你的思想和情感建造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茧房,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茧房中。而成长,就是要突破这层茧房,跨越出去。有些痛苦或伤害的经历是觉知的边界,走进边界就好像走进深渊,而寻找光明一定需要穿过浓密的黑暗,才能抵达无限光明。
不管遇到任何事,当你不知道它是不是一堵墙的时候,试着穿过它,只要你决定永不退缩,心灵就开始超越了。一个灵性的存在总会感觉到它正抵住边界,并不断的被推过边界。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求生欲”。
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去生活啊,去生活啊,你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真正在生活。是啊,一个人如果知道如何过好日常生活,生活就会变成一种解放的经历。
人的一生可以做出一个根本性的选择便是:你想要快乐,还是不想要快乐?如果想,你做出了这个选择,人生道路就会变得清晰。这个问题是没有“但是”的,不因为有一些你觉得无法掌控的事就应该挡住你所选择的道路,它只在于你的选择,当你快乐的时候,你的心是敞开的,能量在内心流动,一切都会通过。
最后讲的是,我们要拥抱死亡的现实性、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预测性。如果每个人都以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后一天来生活,那会是什么状态?我设想过,但我又真的想不出来,我不敢想象自己的生命今天会戛然而止的时候此时此刻我要做什么?也许正是写下这些文字让我不留遗憾,也许是匆忙的完成很多所谓理想……这个问题,我需要继续思考。
金句分享给大家:在死亡之前,你真的不需要更多时间,你需要的是在你所拥有的时间里拥有更深层次的经历。
书看完了,又看了一遍,很多东西都发生在心里,但心理的转变往往就在一瞬间。内观,为自己建立能量,通过升维来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难,勇往直前的生活吧。